TG0049資源規劃標準
文章來源: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25-02-19 09:56:22
Q/XHLW
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Q/XHLW 3004 TG049-2024
資源規劃標準
2024年3月15日發布 2024年4月15日實施
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發布
目 次
1.范圍............................................................................... 3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
3.術語與定義................................................................... 3
4.資源規劃原則............................................................... 3
5.資源規劃流程............................................................... 4
6.資源規劃方法............................................................... 5
7.資源分配與監控........................................................... 5
8.附則............................................................................... 5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苑雪然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企業資源規劃的類別、規劃原則、流程、方法以及資源分配與監控等方面的要求,適用于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類資源的規劃管理工作,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資源規劃與調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2.規范性引用文件
無。
3.術語與定義
3.1人力資源
指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而錄(聘)用的各種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營銷人員等,涵蓋其數量、質量、結構以及技能水平等要素。
3.2物力資源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物質資料,如固定資產(廠房、設備、交通工具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有形資產。
3.3財力資源
企業所擁有的貨幣資金及可轉化為貨幣資金的其他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投資收益等,以及在一定時期內可籌集到的資金總和。
4.資源規劃原則
4.1戰略匹配原則
資源規劃應緊密圍繞企業戰略目標與業務發展規劃,確保資源的投入與配置能夠有效支持企業戰略的實施,滿足不同業務板塊和項目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資源需求。
4.2統籌兼顧原則
綜合考慮企業內部各部門、各業務流程以及各類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平衡,避免資源過度集中或短缺,實現資源在企業整體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4.3動態調整原則
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市場需求波動、技術創新、政策法規變動等,及時對資源規劃進行調整和優化,保持資源規劃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4.4效益最大化原則
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為核心目標,通過合理規劃資源的獲取、分配和使用,降低資源成本,提高資源產出,實現企業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5.資源規劃流程
5.1資源需求預測
各部門依據企業戰略目標、年度經營計劃以及業務項目開展情況,對本部門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進行詳細預測,明確資源需求的種類、數量、質量要求以及時間節點,并填寫資源需求申請表。
對于人力資源需求,應結合業務增長預期、崗位工作量分析、員工離職率等因素進行預測;物力資源需求預測需考慮生產規模擴張、設備更新換代、原材料消耗定額等;財力資源需求則根據收入預算、成本預算、投資計劃等進行預估。
5.2資源供給分析
人力資源部門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現狀進行盤點,包括員工數量、技能結構、崗位分布、培訓與發展情況等,評估內部人力資源的供給能力和潛力,同時結合外部人才市場的供求狀況、行業薪酬水平等,分析外部人力資源的可獲取性。
物力資源管理部門對企業現有固定資產、原材料庫存等物力資源進行清查統計,掌握其數量、質量、使用狀態等信息,分析物力資源的剩余產能和可調配空間,同時研究外部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價格趨勢、交貨周期等,確定物力資源的外部供給渠道和條件。
財務部門對企業現有資金狀況進行分析,包括現金流量、資產負債結構、盈利能力等,評估企業內部資金的自給能力,結合金融市場環境、融資政策法規等,分析企業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方式獲取外部資金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5.3資源平衡與規劃制定
企業資源規劃管理小組(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對各部門提交的資源需求預測和資源供給分析結果進行匯總整合,運用資源平衡技術和方法,如線性規劃、模擬模型等,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在企業內部各部門、各業務項目之間進行統籌調配和平衡,確保資源的總供給與總需求相匹配,資源分配合理且高效。
根據資源平衡結果,制定企業年度資源規劃方案,明確各類資源在不同時間段、不同業務領域的分配計劃和配置策略,包括人力資源招聘與培訓計劃、物力資源采購與調配計劃、財力資源預算與融資計劃等,并形成詳細的資源規劃文檔。
5..4資源規劃審批與下達
企業資源規劃方案經企業高層領導團隊審議批準后,由資源規劃管理小組將資源分配計劃下達至各部門執行。各部門應嚴格按照資源規劃方案開展工作,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在資源規劃執行過程中,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對資源規劃進行調整或變更,需由相關部門提出申請,經資源規劃管理小組審核評估,并報企業高層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調整。
6.資源規劃方法
6.1比例分析法
根據企業歷史數據或行業經驗數據,確定某些資源與業務量或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比例關系,以此為基礎預測資源需求。例如,根據銷售額與銷售人員數量的歷史比例關系,預測未來銷售增長所需的銷售人員數量。
6.2趨勢外推法
基于企業過去一段時間內資源消耗或業務發展的趨勢數據,運用數學模型(如線性回歸、指數平滑等)對未來資源需求進行預測。這種方法適用于資源需求相對穩定、變化具有一定規律性的情況。
6.3零基預算法
在編制財力資源預算時,不考慮以往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對所有預算支出項目重新進行評估和審核,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和實際業務需求確定預算金額。這種方法有助于避免資源浪費和預算松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7.資源分配與監控
7.1資源分配
按照資源規劃方案,將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分配到具體的部門、崗位、項目或業務活動中。在分配過程中,應明確資源的使用權限、責任主體和使用期限,確保資源的精準投放和有效利用。
7.2資源監控
建立資源監控機制,定期(月度、季度、年度)對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統計和分析。通過對比資源實際使用量與規劃分配量,及時發現資源使用偏差和異常情況,如資源閑置、浪費、短缺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如資源調配、流程改進、預算調整等。
8.附則
本標準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實施。
本標準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部門負責解釋和修訂。
企業各部門應嚴格遵守本標準的相關規定,在資源規劃、分配和使用過程中,如有違反本標準的行為,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并責令限期整改。同時,企業應定期對資源規劃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不斷完善資源規劃管理體系,提高資源管理水平。
本文來源:http://www.3ups.cn/ziyuanguihua611.html
上一篇:TG050流程操作標準
下一篇:TG0048目標設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