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053改進效果評估標準
文章來源: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25-02-19 10:01:13
Q/XHLW
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Q/XHLW 3005 TG053-2024
改進效果評估標準
2023年3月15日發布 2023年4月15日實施
廊坊市新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發布
目 次
1.范圍............................................................................... 3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
3.術語與定義................................................................... 3
4.評估指標體系............................................................... 3
5.評估方法....................................................................... 4
6.評估流程....................................................................... 4
7.評估結果應用............................................................... 5
8.附則............................................................................... 6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苑雪然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人力資源行業在實施各項改進措施后,對其效果進行評估的指標體系、評估方法、評估流程以及結果應用等方面的要求,適用于人力資源企業內部針對招聘流程優化、培訓體系完善、績效管理改進、薪酬福利調整等各類改進舉措所產生效果的評估工作,旨在科學、客觀地衡量改進措施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為企業持續優化管理與服務提供依據,推動企業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競爭力。
2.規范性引用文件
無。
3.術語與定義
3.1改進效果
指人力資源企業實施特定改進措施后,在業務流程、服務質量、員工績效、客戶滿意度等方面所產生的積極變化與提升程度,通過一系列量化指標和定性評價進行綜合衡量。
4.評估指標體系
4.1業務流程改進指標
流程效率提升率:對比改進前后業務流程的周期時間,如招聘流程從簡歷篩選到人員錄用的平均時長縮短比例,培訓流程從課程設計到培訓實施完成的耗時減少幅度等,計算公式為:[(改進前流程周期 - 改進后流程周期) / 改進前流程周期]× 100%。
流程成本降低率:核算改進措施實施前后業務流程所耗費的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變化情況,如招聘成本(包括廣告費用、獵頭費用、內部人力成本等)、培訓成本(教材費用、師資費用、場地租賃費用等)的降低比例,計算公式為:[(改進前流程成本 - 改進后流程成本) / 改進前流程成本]× 100%。
流程錯誤率下降率:統計業務流程中出現錯誤(如招聘信息錯誤、培訓課程安排失誤、薪酬計算差錯等)的頻率在改進前后的變化,計算公式為:[(改進前流程錯誤次數 - 改進后流程錯誤次數) / 改進前流程錯誤次數]× 100%。
4.2服務質量提升指標
客戶滿意度提升值:通過客戶滿意度調查獲取改進前后客戶對企業服務的滿意度評分,計算兩者差值,以反映服務質量在客戶感知層面的提升效果,如客戶對招聘服務、培訓服務、人力資源咨詢服務等的滿意度評分分別提升了多少分。
服務投訴減少率:對比改進措施實施前后一段時間內客戶投訴的數量,計算投訴數量的下降比例,公式為:[(改進前投訴數量 - 改進后投訴數量) / 改進前投訴數量]× 100%。
服務達標率提高率:依據企業設定的各項服務質量標準(如招聘服務的人員到崗率標準、培訓服務的學員結業考核通過率標準等),統計改進前后服務達標的比例變化,計算公式為:[(改進后服務達標比例 - 改進前服務達標比例) / 改進前服務達標比例]× 100%。
4.3員工績效改善指標
員工工作效率提升率:針對員工個體或部門整體,評估改進措施對其工作產出量或任務完成速度的影響,如招聘人員每月成功推薦的候選人數量增加比例,培訓講師每年授課課時數的增長幅度等,計算公式為:[(改進后工作產出量或速度 - 改進前工作產出量或速度) / 改進前工作產出量或速度]× 100%。
員工績效得分增長率:根據企業績效管理體系,對比員工在改進前后的績效評價得分,計算平均績效得分的增長情況,公式為:[(改進后員工平均績效得分 - 改進前員工平均績效得分) / 改進前員工平均績效得分]× 100%。
員工離職率降低率:分析改進措施實施前后企業員工離職率的變化,離職率計算公式為:(一定時期內離職員工人數 / 同期平均員工人數)× 100%,降低率計算公式為:[(改進前離職率 - 改進后離職率) / 改進前離職率]× 100%。
5.評估方法
數據統計分析:針對各項評估指標,收集改進前后的相關業務數據,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處理,如計算均值、標準差、百分比等,以量化的方式呈現改進效果。例如,通過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獲取員工績效數據、招聘數據、培訓數據等,進行整理和分析。
問卷調查:設計針對客戶、員工的調查問卷,了解他們對改進措施的感受、意見和建議,以及對相關服務或工作方面的評價變化。問卷內容應涵蓋評估指標中的關鍵要素,如客戶對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調查、員工對工作流程優化的反饋調查等,通過對問卷結果的統計分析,獲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估信息。
對比實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取部分業務區域、部門或項目作為實驗組,實施改進措施,同時選取其他類似的區域、部門或項目作為對照組,保持原有狀態不變。通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改進前后的各項指標數據,更精準地評估改進措施的實際效果。例如,在不同地區的分公司分別開展不同培訓模式的試點,對比其培訓效果指標。
專家評審:邀請人力資源行業專家、學者或資深從業者組成評審小組,依據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企業的改進效果進行評估。評審小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實地考察、與企業人員交流等方式,對評估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提出專業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企業改進提供更深入的指導。
6.評估流程
6.1評估計劃制定
在實施改進措施之前,由企業相關部門(如質量管理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制定詳細的改進效果評估計劃,明確評估目的、范圍、對象、指標體系、方法、時間節點以及責任分工等內容,確保評估工作有序開展。
6.2數據收集與整理
按照評估計劃,通過各種數據收集渠道(如企業信息系統、問卷調查、實地記錄等)獲取改進前的基礎數據,并在改進措施實施一段時間后(根據改進項目的性質和周期確定合適的時間間隔),收集改進后的相關數據。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清洗和初步分析,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后續評估分析做好準備。
6.3評估分析與報告
運用選定的評估方法對整理后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計算各項評估指標的結果,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專家評審意見等信息,形成全面的評估分析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評估背景、目的、方法、指標結果分析、改進效果總結、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方面,以清晰、準確的方式呈現改進措施的實施效果以及對企業的影響。
6.4結果反饋與溝通
將評估報告及時反饋給企業管理層、相關部門以及涉及改進項目的員工,召開評估結果溝通會議,對評估結果進行詳細解讀和討論。收集各方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促進企業內部對改進效果的認識和理解,為進一步的決策和持續改進提供參考依據。
7.評估結果應用
7.1決策調整
根據評估結果,企業管理層對改進措施的繼續實施、調整或終止做出決策。如果評估結果顯示改進效果顯著且符合企業戰略目標,可考慮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該改進措施;如果效果未達到預期,需分析原因,對改進措施進行優化調整或重新制定改進方案;如果改進措施被證明無效或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則應及時終止。
7.2激勵與獎懲
將評估結果與員工績效考核、部門績效評價相結合,對在改進過程中表現突出、對改進效果有積極貢獻的部門和個人給予相應的獎勵,如獎金、晉升、榮譽稱號等,激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持續改進工作。反之,對未有效執行改進措施或對改進效果產生負面影響的部門和個人進行適當的懲處,如績效扣分、批評教育等。
7.3持續改進
將評估結果作為企業持續改進的重要輸入,總結經驗教訓,識別新的改進機會和需求,制定下一輪的改進計劃和目標,推動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方面不斷優化和提升,形成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
8.附則
本標準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實施。
本標準由企業質量管理部門負責解釋和修訂。
企業各部門及員工應積極配合改進效果評估工作,如實提供相關數據和信息。對于在評估過程中故意提供虛假數據、干擾評估工作正常進行的部門和個人,將依據企業相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勞動糾紛(Labor Dispute):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權利和義務產生分歧而引發的爭議,如薪酬爭議、加班爭議、解除勞動合同爭議等,通??赏ㄟ^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
本文來源:http://www.3ups.cn/gaijinpinggu615.html
上一篇:TG054改進效果制定標準
下一篇:TG052服務質量評價標準